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
1、 取鏡和安放
① 右手握住鏡臂,左手托住鏡座。
② 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,略偏左。安裝好目鏡和物鏡。
2、 對光
① 轉動轉換器,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。注意,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的距離。
② 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。左眼注視目鏡內,右眼睜開,便于以后觀察畫圖。轉動反光鏡,看到明亮視野。
3、放置玻片標本
4、 觀察
① 把所要觀察的載玻片放到載物臺上,用壓片夾壓住,標本要正對通光孔。
② 轉動粗準焦螺旋,使鏡筒緩緩下降,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。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。
③ 左眼向目鏡內看,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,體視顯微鏡,使鏡筒緩緩上升,直到看清物像為止。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,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。
顯微鏡裝置故障粗調部分故障的排除
粗調的主要故障是自動下滑或升降時松緊不一。所謂自動下滑是指鏡筒、鏡臂或載物臺靜止在某一位置時,不經調節,在它本身重量的作用下,自動地慢慢落下來的現象。其原因是鏡筒、鏡臂、載物臺本身的重力大于靜摩擦力引起的。解決的辦法是增大靜摩擦力,使之大于鏡筒或鏡臂本身的重力。
對于斜筒及大部分雙目顯微鏡的粗調機構來說,當鏡臂自動下滑時,可用兩手分別握往粗調手輪內側的止滑輪,雙手均按順時針方向用力擰緊,即可制止下滑。如不湊效,則應找專業人員進行修理。
鏡筒自動下滑,往往給人以錯覺,誤認為是齒輪與齒條配合的太松引起的。于是就在齒條下加墊片。這樣,鏡筒的下滑雖然能暫時止住,巫山顯微鏡,但卻使齒輪和齒條處于不正常的咬合狀態。運動的結果,使得齒輪和齒條都變形。尤其是墊得不平時,齒條的變形更厲害,結果是一部分咬得緊,顯微鏡的結構圖,一部分咬得松。因此,這種方法不宜采用。
此外,由于粗調機構長久失修,潤滑油干枯,升降時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,甚至可以聽到機件的摩擦聲。這時,可將機械裝置拆下清洗,上油脂后重新裝配。
微調部分故障的排除
微調部分常見的故障是卡死與失效。微調部分安裝在儀器內部,其機械零件細小、緊湊,是顯微鏡中精細復雜的部分。微調部分的故障應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修理。沒有足夠的把握,不要隨便亂拆。
顯微鏡
物鏡轉換器故障的排除
物鏡轉換器的主要故障是定位裝置失靈。一般是定位彈簧損壞(變形、斷裂、失去彈性、彈簧的固定螺釘松動等)所致,更換新彈簧時,電子顯微鏡,暫不要把固定螺釘旋緊,應按本節“三(二)2”先作光軸校正。等合軸以后,再旋緊螺絲。若是內定位式的轉換器,則應旋下轉動盤中央的大頭螺釘,取下轉動盤,才能更換定位彈簧,光軸校正的方法與前面相同。
我們期待您的致電咨詢!
您好,歡迎蒞臨禮之鑫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